2015儿童福利全景观察
继近几年的校车安全、儿童性侵害等事件之后,留守儿童终于成为今年避无可避的焦点。然而贵州毕节只是爆发的冰山一角,它不是单纯的意外事件。
今年也有不少进步,比如取消嫖宿幼女罪、反家暴法出台、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推广。但愿进步来得更快些,让所有孩子都等得及。
(为避免引起不适,本段不配图)
河南省信阳市一名走失儿童在救助站死亡
去年10月,9岁走失男童被警方送到信阳市救助站,今年4月18日在医院病故,死亡原因是重度营养不良伴褥疮形成及结核病,最终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当地政府工作组认定救助站管理过失对男童死亡承担15%责任。
贵州毕节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自杀
6月9日,贵州毕节4名农村留守儿童在家中服毒自杀,并且是在10余人到其家里进行联合家访之后。此事暴露出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严重缺陷。2012年11月毕节5名流浪儿垃圾箱生火取暖中毒身亡,2014年4月毕节小学教师强奸学生案发。劳动力输入地区留守儿童事件频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也非要下大力气不可。
大凉山儿童的最悲伤作文
8月3日,一名大凉山彝族女孩名为“泪”的作文让人痛心,从而引发社会关注,并带来了各方的捐款和帮助。由索玛基金会于2011捐款扩建的西昌索玛花爱心小学,也被政府认定为违建即将被拆除。由此引发了儿童救助、大凉山扶贫、NGO募款和使用等诸多问题被广泛讨论。
南京虐童案二审宣判
4月2日,南京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接到辖区某学校老师反映,儿童施某身上有多处表皮伤,怀疑系遭其养母殴打所致。其养母李征琴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9月30日,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李征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11月20日,二审宣判维持原判。
百色助学网王杰被拘捕
广西“百色助学网”创始人王杰以助学为名性侵女学生事件被曝光。8月13日晚,隆林警方将“百色助学网”负责人王杰控制,于8月24日被隆林县公安局以涉嫌强奸罪执行逮捕。
农村各年龄段留守儿童占比
1.流动家庭与留守家庭成为常态家庭模式。流动家庭的比例接近20%,农村留守儿童占比超过1/3,留守妇女占比超过6%,留守老人接近1/4;与2010年相比,2013年流动人口子女现居住地出生的比例上升了23%,达到58%;父亲在照料和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角色缺失,父母双方共同照料儿童日常生活的只占7.5%,共同教育的只占11.7%。(《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国家卫计委)
2001年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占12.3%,2014年该比例上升到20.11%。在不良家庭结构中成长的未成年人更容易发生犯罪冲动,数据显示,“留守未成年”、“流动未成年人”在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体中分别占到27.3%、26.9%。(《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5)》,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西南地区,“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占当地留守儿童比例37.9%,占比最高。留守儿童中,与父母每年联系1-2次的学生有10.2%,与父母一年都没有联系的学生有4.3%。(《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上学路上儿童心灵关爱中心)
3.受农村学生上学距离变远影响,寄宿生数量不断增加。2014年镇区小学和初中的寄宿率分别增加到13.07%和55.83%,乡村小学和初中的寄宿率分别由2009年的11.67%和52.26%增加到2014年的16.25%和64.83%。留守儿童中有46.91%为父亲外出打工,43.36%为双亲外出打工,9.73%为母亲外出打工;33.53%的留守儿童为隔代监护,22.62%是兄弟姐妹同住,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5》,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中国农村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4.留守女童的独自居住比例显著上升,接近10%。(《中国中西部农村留守女童生存发展报告(2015)》,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小丫基金)
5.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初二留守学生的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等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2.3~14.4个百分点。留守男童问题行为更多。(《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九个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6.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表示没有获得过支持和帮助。在获得帮助的地区中,提供帮助最多是政府,为18%;其次是社会组织,11%;第三是志愿者,占比9%;村委会参与比例最低,仅4%。(《乡村幼儿园留守儿童发展支持调研报告》,中致社会发展促进中心)
全国首例由民政部门申请撤销监护人案例审判
2月,江苏徐州铜山区人民法院判决撤销小玲(化名)父母的监护权,由当地民政局接管,并采取家庭寄养、自愿助养的方式妥善安置了小玲以后的生活。这是《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颁布后全国首例由民政部门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案件。父母伤害儿童不再是家务事,国家真正承担起了儿童保护的托底责任。
刑法修正案(九)审议通过,取消嫖宿幼女罪
8月,刑法修正案(九)审议通过。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对不阻碍解救儿童的由“不追究责任”改为“可以从轻处罚”;取消嫖宿幼女罪,对这类行为适用刑法关于奸淫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的规定;猥亵罪客体扩大到男性。
全国打拐平台上线
8月,民政部、公安部《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确立了打拐解救儿童查找生父母相关机制。9月19日,民政部开发的“全国打拐解救儿童寻亲公告平台”上线。
“百县千村”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启动
10月16日,民政部召开“百县千村”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议。2010年,民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开展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百县千村”正是在此基础上将成功经验进一步推广。
教育公平拟入法
12月2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教育法律一揽子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拟对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民办教育促进法三部法律进行修订。教育法修正案草案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国家制定学前教育标准,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构建覆盖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出台
反家暴法明年3月1日起施行,对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妇女以及重病患者,法律要求给予特殊保护。
贵州:
7月,贵州省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
8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10月,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精准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庭劳动力返乡创业就业工作方案》。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庭劳动力返乡自主创业的,可获3500元的一次性补贴与每月300元场租补贴。
11月,贵州省教育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全面改善农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教育关爱帮扶工作制度。并印发《贵州省留守儿童教育精准关爱计划(2015-2020年)》。
12月20日,共青团贵州省委员会发起的“圆爱工程—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以网络爱心众筹、社会捐助等形式关爱留守儿童。目前贵州省共有0至14岁留守儿童100余万人。
凉山:
9月14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召开扶贫开发攻坚动员大会,凉山州教育局局长谢宁称,目前凉山州缺中小学教师近6000名,学前教育老师缺1.8万名。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表示,明年起,在3年内,凉山州将举债24亿元重点解决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寄宿制教育三大问题。
宁波:
11月29日,浙江省宁波市下发《关于加快发展孤儿和困境儿童社会福利事业的实施意见》。首次把被父母侵害的孩子列入困境儿童范畴。
南京:
12月,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了《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规定不得让未满6周岁或者基于生理原因需要特别照顾的未成年人单独留在家中、车内及其他可能造成危害的场所等。
4月23日,由凤凰网、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2015凤凰网美丽童行厦门——“大病医保公益慈善夜”举行,共筹得善款490余万元。
9月2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市儿童基金会启动法苑天平儿童(专项)基金,旨在对处于特殊困境的涉诉未成年人进行人道救助,全面保障他们的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权。上海法院此举创新建立了未成年人审判司法救助与社会扶助相衔接机制,在大陆尚属首例。
9月23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北京天使妈妈慈善基金会、春晖博爱儿童救助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中国儿童大病救助联盟。
10月28日,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益研究院、共青团四川省委在四川启动留守儿童关爱项目——童伴计划。通过“童伴妈妈”、“童伴之家”的模式,对项目村全部儿童的福利、安全、健康进行“监护”,探索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保障网络的建设途径。
11月13日,国际计划(中国)与云南省妇联合作的儿童保护报告与转介机制建设项目在昆明正式启动,在妇联开通的12338热线的基础上,加强对儿童保护,特别是针对儿童的暴力的报告与转介功能。
11月20日国际儿童日,中国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登陆微信,迅速刷爆朋友圈。不到24个小时,系统因无法承受过大流量而暂时关闭,至今尚未重新开启。此前,5月25日,中社儿童安全科技基金启动了CCSER,同时发布了其手机客户端。
12月11日,“南京同心未成年人保护与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该机构是南京首家联合民政、司法、妇联等多家未保单位合力救助困境儿童的民办非企业机构。
部分资料来自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